
还有分析称,与一位在欧洲非常不受欢迎的美国总统合作对马克龙来说也可能是存在风险。“最终,这一切可能没有多大意义。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对待他的朋友比对他的敌人还要糟糕,”德国跨大西洋关系专家比尔林说。《华盛顿邮报》称,比尔林指的是美国最近拒绝给予其盟国日本免除钢铝关税的豁免,“马克龙可能会有类似的经历”。
马凯硕和王辉耀认为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受益者、贡献者,美才是破坏者作为辩论的另一方,马凯硕和王辉耀据理力争,用事实反驳“中国威胁论”,他们的论点如下:一、中国是自由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不希望推翻这一秩序。中国的GDP在1980年时仅为美国的1/10,但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在2014年已超过美国。在过去30多年里,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得益于自由国际秩序。这一秩序有两点对中国有益:一是主权,即每个国家都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和未来;二是规则,确定了在国际事务中可以做和不能做的事。作为世界头号贸易大国,如果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崩塌,中国将遭受巨大损失,所以中国无意威胁自由国际秩序。中国当前的首要关切是维护国内稳定与发展,而非构建新的国际规则和秩序。随着实力增长,中国的国际影响必然增加,也希望得到更多尊重。过去2000年,前1800年里中国和印度一直是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西方仅在过去200年才崛起为世界主导力量。但西方国家因对外战略失误,导致其主导地位走向衰落和终结。中、印实力回归和再度崛起是历史必然,西方应接受这一现实。
GDPR推出于脸书的数据丑闻之后,这无疑给脸书施加了压力。脸书创始人CEO扎克伯格在数据泄露丑闻之后的两会作证时已经承诺将在全球范围内都执行欧盟数据监管标准,不过对于具体该如何做仍然采取较为模糊的措施。当被问到美国用户是否能够像欧盟用户享受到同样的数据隐私保护待遇时,扎克伯格回答道:“我目前还不确定我们在美国会怎么做。”
总之,“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在一定意义上说,维护网络安全就是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从出台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到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再到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一系列关乎个人、国家的网络安全举措出台落地,织密了网络安全的“安全网络”,更为通往“网络强国”奠定了基础。
去年,贝佐斯宣布自己正在考虑推出一项慈善战略,“帮助此时此刻正有急事需要帮助的人,且这件事会造成永久影响”。但在外界看来,显然他脑子有点不够用,想不出有什么好事可干,为此还跑去推特上求助,希望外界给他建议。今天这篇调查报道发表之后,我觉得贝佐斯最好还是去问问Alexa吧,看看她有什么建议。
中银富登有关负责人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此番银保监会批复筹建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独立法人实体,相当于将非法人的管理总部法人化。作为首批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获批筹建标志着我国在开展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正稳步推进。出资设立将分两步走